4月8日上午8点左右,六盘水的街市上已是人来人往。跑车的、上班的穿梭在大街小巷,做餐饮生意的店铺飘起袅袅炊烟杠杆炒股查询平台,人间烟火的气息弥漫开来。
行走在六盘水的街上,每走几步便可看见羊肉粉店,每家羊肉粉店铺总是生意火爆。一勺子原汤浇下去,碗里热气升腾,香味隔老远就能闻到。
运荣荷城羊肉粉总店,吃早餐的人络绎不绝。
“老板,大碗加肉!”在运荣荷城羊肉粉总店,吃早餐的人络绎不绝,小店座无虚席。“羊二代”王佳鑫熟练地烫粉、加肉,一直忙个不停。“每天平均要卖1000碗粉,消耗5只黑山羊、30个25斤重的米粉。”王佳鑫说。
此时,运荣荷城羊肉粉总店的后厨也冒起白雾。50岁的创始人王运荣握着长勺,在铁锅里画着圆圈,羊骨与各类草药在沸水中翻腾,墙上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——这是她二十年来雷打不动的熬汤仪式。“少搅一圈汤不清,多添把柴味不醇。”
展开剩余74%运荣荷城羊肉粉总店的羊肉粉。
“所有的标准都来自经验,过去我的父母是靠经验在熬制汤底,但如今我们引入可以量化的标准,确保每一个店的每一碗粉都是老味道。”运荣荷城羊肉粉总店负责人王佳鑫告诉记者,正是这份对“老味道”的执念,让运荣荷城羊肉粉将直营店开到了成都。
作为六盘水羊肉粉的“老字号”,这家始于2004年的老店,如今在全国开出300家店,成为羊肉粉界的“守味者”与“拓荒人”的代表。
六盘水老翁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
与运荣荷城羊肉粉的烟火气不同,十公里外的羊肉粉产业园里,六盘水老翁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老翁记”)的第三代掌门人翁明莎正对着补光灯喊话,“家人们!咱们的速食包能还原95%的堂食味道!剩下的5%只需在家添加新鲜香菜就可以获得。”
时光倒流到2016年,老翁记曾面临生死抉择。“那时候父亲生病了,母亲要照顾父亲,我和弟弟都在外上班,老翁记羊肉粉馆面临着关店的难题,我不愿看到这样的场景,便决定辞职接管店铺同时发展电商。”翁明莎告诉记者。
六盘水老翁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货车间。
说干就干,2016年,翁明莎带着技术团队钻进中央厨房,用180天试验出“锁鲜”工艺。“影响预制菜品质最关键的地方是在原材料、产品配方及生产工艺。”翁明莎向记者介绍,标准化生产、优质原材料、速冻技术等都是让羊肉粉保持极高的口味还原度的关键。
今年一季度,老翁记产值达500万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00万元。“今年我们打算以贵州羊肉粉为主抓手,开发新的速食米粉种类,同步发展‘线上+线下’市场,争取产品进驻更多商超。”翁明莎告诉记者。
六盘水老翁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
当运荣荷城羊肉粉的加盟商在云南挂起招牌时,老翁记的电商订单正发往广东。看似背道而驰的两条路,却在六盘水老街上意外交汇:运荣荷城羊肉粉准备开辟电商板块,老翁记线下门店日均售出400碗粉。
有人把二十年老灶铸成连锁版图的基石,有人在云端为消费者熬煮热汤,滚烫的汤锅里,始终映照着属于六盘水羊肉粉不曾褪色的人间烟火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桂榕
编辑 鲁媛
二审 刘定珲
三审 孙勤杠杆炒股查询平台
发布于:贵州省